第857章青蛇献身
孙策(175年—200年),字伯符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
孙坚长子,孙权长兄。
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,汉末群雄之一,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绰号“小霸王”
。
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,后脱离袁术,统一江东。
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,不久后身亡,年仅二十六岁。
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,并于称帝后,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。
孙策乃吴氏所出,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。
据《搜神记》记载,吴夫人梦怀日月,而生孙策、孙权的故事。
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的时候,留下家人住在寿春。
孙策十几岁时在寿春结交名士,就已经小有名气了,舒县(今安徽庐江西南)人周瑜慕孙策之名,专程到寿春拜访。
周、孙两人同岁,且均少年有志,英达夙成。
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,便推诚相待。
后来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,孙策应允。
于是,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,且升堂拜母,互通有无,年幼相知,世称为“总角之好”
。
初平二年(191年),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所杀,享年三十七岁。
孙策当时虚岁十七。
孙贲(孙坚的侄子)护送孙坚的遗体返回江东,将孙坚葬在曲阿,在丧事结束后孙策举家迁到江都。
初平四年(193年),孙策守孝事毕后,与家人渡江居住在江都,准备找寿春的袁术讨回其父孙坚的旧部创立功业及为父报仇。
(袁术于190年在讨伐董卓时与孙坚结盟,曾经私自向朝廷上表推荐孙坚为破虏将军、豫州刺史,并在孙坚死后吞并了孙坚的军队)。
扬州名士张纮也正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。
孙策几次拜见,和他研究天下大势。
孙策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目前汉祚衰微,天下纷乱,英雄豪杰,都拥兵自重,各图发展。
没有人出于公心,扶危济乱。
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,功业未遂,不幸被黄祖所害。
我虽年轻识浅,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。
如今,我想到袁术那里去,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,然后到丹阳(安徽宣城)去依靠舅父吴景,收集流散兵士,东据吴郡(江苏吴县)、会稽(浙江绍兴),报仇雪耻,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。
您以为如何?”
第857章青蛇献身
张纮推托:“我识见简陋,况且又服丧在身,对您的事,实在难以帮忙。”
孙策进一步请求:“您的大名,名闻遐迩。
四方之人,无不向往仰慕。
我的这些打算,成与不成,由您一言而决。
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。
如果我志向得伸,大仇得报,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。”
说到动情之处,孙策眼中不觉落下泪来。
张纮见孙策言辞慷慨,神色间流露着忠义豪壮之气,深受感动,终于对孙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当年周朝王道陵迟,齐桓公、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;王室一旦安宁,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,尽臣子的本分了。
您继承父辈威烈,骁勇善战,假如真能栖身丹阳,召集吴郡、会稽兵马,那么,荆扬二州自可扫平,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。
那时您凭倚长江,奋发威德,扫除群雄,匡扶汉室,所建的功业,绝不会亚于齐桓、晋文,定会流芳千古,岂止作一个外藩呢?目前世难时艰,如果您想建功立业,就应当南渡,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。”
孙策听了张纮的一番话语,心中激荡难平:“那一言为定!
我马上开始行动!
只是我有老母幼弟,不便同行,现在全都托付给您。
希望您多加照顾,使我无后顾之忧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穿越之莫问人归处 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 三子非亲生,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 葬天鼎 我是刻纹师,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靠山吃山,重生80后我苟在山村 剑问九州 家父汉武帝! 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? 供桌通古今,靠闺蜜囤货养家开挂了! 逆天重生之王妃太嚣张 被渣夫活埋后,我转身乱帝心夺凤位 大明第一公 道友留步,你身上有凶兆! 修仙不易,柳愚卖艺 高武:开局心之钢,数值碾压一切 龙魂武帝 年代:我在58有块田 渣前夫,不孝子,我选痴心小狼狗 夫君兼祧两房?她另攀高枝了